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信息发布者:新驿镇郭村
    2019-08-14 23:43:56    来源:农民日报   转载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放眼全国脱贫攻坚战场,科技创新正发挥引领作用,全力聚焦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在产业支撑、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彰显科技力量,亮出科技底色,书写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科技篇章。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要长期培育和发展好农业产业,必须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攻坚作用,广泛发动全国农业科教力量,瞄准聚焦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形成合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培育脱贫增收长效机制。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科专家尽锐出战,激活产业扶贫新动能,为全国国家级贫困县组建产业技术扶贫专家组,打造一支用得上、沉得下、盯得住、帮得实的科技扶贫专家队伍。

    立足“三农”的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扶贫模式。针对多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特而不优、特而不强的问题,开展精准科技服务,不断完善技术服务方式、深化技术服务内涵、强化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丰富技术服务内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瞄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发挥产业扶贫技术优势,攻克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重要科技服务力量。2016-2018年国家累计投入16.4亿元支持全国贫困县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活跃在扶贫攻坚一线,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贫困地区的迫切需求,农业农村部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有效弥补了贫困地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的不足。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必须加强高素质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作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和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培训支持力度,2017年来,农民教育培训围绕产业扶贫,累计投入近17亿元,面向扶贫带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围绕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已在7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31个省级贫困县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48.4万人,为产业扶贫注入源源活力。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攻坚阶段,只有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问题,才能翻越贫困的最后一座高山,脱贫攻坚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受各种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制约,目前已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难点,也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摸底“三区三州”贫困县产业实际,为每个县特色产业明确相应特长的专家,组建了544个产业扶贫科技服务团和技术专家组,实现“三区三州”165个贫困县专家技术指导全覆盖。专家们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符合当地产业资源环境的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和生产标准,开发简单有效适用的“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装备成果包”,提升了种养殖业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脱贫攻坚战场,有我科技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农业科教系统12万科研教学人员、54万农技人员,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组建了4100多个产业扶贫专家组,全面实施特聘农技员全覆盖和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农业科技战线正凝聚成一股磅礴力量,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勇立新功。

    今明两年全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剩下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难啃的硬骨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廖西元司长表示,科技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和关键因素,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将继续践行初心、坚定信心、抱定决心,充分发挥从事农业、贴近农民、靠近农村的优势和特色,将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的科技服务送到贫困地区,助力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报记者 李丽颖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产业扶贫背后的科技“兵团”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产业扶贫的战线上,活跃着一支覆盖全国50个农业产业的科技队伍——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这50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历史使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县域产业需求,精准推动项目、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资源向县域集聚,精准开展科技攻关,精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精准科技帮扶实现贫困地区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2019年初,各体系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针对“三区三州”和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县产业需求,集中各体系优势科研力量,按省共组建了9个科技服务团,每个服务团以县为单元,针对不同的产业分别成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共计577个,有效提高了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这期间,各体系涌现出一大批扶贫成功典型模式和典型人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体现了各体系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

    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甜蜜”扶贫产业旺

    近年来,糖料体系成员长期工作在扶贫一线,深入推进糖料体系技术成果落地,因地制宜,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云南金平县、内蒙古燕山-太行山区和新疆南疆地区走出了一条科技助力扶贫的特色之路。

    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蕉岭县长潭、广福等地区种植高产富硒优质甘蔗品种1200多亩,农民增收240万元,初步实现产业扶贫目标。以蕉岭、大铺、五华富硒作物为科技产业切入点,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围绕“富硒甘蔗的标准化种植”和“富硒功能肥的开发和应用”两大板块,推进产业科技扶贫。与广东省蕉岭妆家都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桂岭人”红糖系列产品,2017年红糖销售额2000万元。

    滇南、滇西南400多万亩郁郁葱葱的甘蔗林,承载着600万蔗农的脱贫增收希望。体系专家瞄准困扰云南甘蔗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的“症结”,不断攻克甘蔗轻简生产所需的生产物资和使用技术难题,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甘蔗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在金平县铜厂乡大塘子村、者米乡顶青村等蔗区,轻简化栽培的“云蔗”系列甘蔗生长良好。在孟连蔗区,蔗农们种甘蔗时一次性集中完成甘蔗下种、施生长全程所需肥料、投放地下害虫防治药剂、蔗种盖土以及全膜覆盖。2018年,该技术在云南片区示范推广110万亩,增产180万吨,蔗糖分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蔗农亩种植效益提高500元以上,减少用工20%以上。

    在燕山-太行山区,集成研发了甜菜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模式,围绕“合作社+企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形式,开展了大面积推广。华北区百亩连片种植面积达70%-80%,机械化率达70%以上,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200元/亩,节水30%左右,为华北区甜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新疆喀什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南疆四地州的一个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从2016年开始,国家糖料产业体系针对喀什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薄弱,在伽师县与奥都糖企一道积极推进甜菜种植与制糖产业。以新建的喀什奥都糖企为切入点,采取“企业+农户+科技服务团”的产业订单模式,通过推广高产高糖和机械化综合栽培模式。2018年在伽师县江巴孜乡阿克吐尔村和英买里乡墩艾日克村,以160户贫困户的630亩为核心,开展了甜菜高产高糖机械化综合栽培模式的示范,单产达6吨以上,含糖量15.5%,亩收入达2400元。同时,辐射带动4.23万亩,甜菜亩产最高达9吨。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情系大别山 瓜菜富农家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长期坚持深入大别山贫困山区蔬菜生产一线开展产业扶贫,使山区许多乡镇的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贫困县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浒村的蔬菜产业、马石村的茭白产业、石台县的丝瓜产业就是体系助力脱贫的真实写照。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在充分调研、分析、商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安徽省岳西县新浒村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回村创业发展的王世遐在家乡流转了400亩土地,成立了岳西县山水间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合肥综合试验站的技术帮扶与指导下,合作社更新种植品种,创新种植模式,如实行瓜菜轮作间作套种、幼年茶园间作瓜菜、改四季豆、瓠瓜“人”字架为“拱棚架”栽培等等,连续几年实现了增产增收。新浒村村民胡发文原来住危房,自从加入了合作社,工资加土地流转费年收入近4万元。看到新浒村的发展变化,邻近的毛尖山乡板舍村也想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动为他们提供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提供营销服务。几年来在该村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1010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2500份,建立示范基地50亩、培养合作社自己的技术人员5名,村民科学种菜意识和科学种菜水平明显提高。

    地处深山的马石村,平均海拔700米以上,气温偏低,不利于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的生长,体系专家指导该村的民意茭白专业合作社建立示范、试验基地,解决种茭繁殖及栽培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茭白产业。目前,茭白种植已经成为马石村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全村茭白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总产值达700万元。

    经过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组织专家多年持之以恒地帮扶,大别山贫困县区的蔬菜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蔬菜生产水平与产品市场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帮助千家万户的农民摆脱了贫困。以岳西为例,蔬菜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0%,新技术普及率达到95%,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有4万多农民靠种菜脱贫致富。全县90%以上蔬菜种植户住进了新楼房。

    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提高农牧民收入 助力脱贫攻坚

    大麦青稞作为高纬度、高海拔的西部边疆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和生计来源。大麦青稞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到当地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

    针对造成我国大麦青稞性价比低和市场竞争力差的生产品种缺陷,体系培育出了多个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养分利用效率高以及食用、饲用和啤酒酿造等专用营养和加工品质好的啤酒、饲料、饲草和粮食等专用大麦青稞新品种,年生产应用规模占全国大麦青稞总种植面积99%以上。昆仑15、16和藏青2000等青稞粮草双高新品种的育成和生产应用,提高了青稞生产水平,保障了藏区粮食安全。2018年青海省青稞生产面积较5年前增加近一倍。在西藏结合自治区青稞粮丰工程,大力开展藏青2000的示范推广,2017年和2018年种植面积连续超过100万亩,占全自治区青稞种植的1/3,成为西藏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青稞品种。

    在青藏高原地区,建立了冬青稞复种豆科牧草和青稞与蚕豆轮作耕作模式与栽培技术,改变了当地每年只种一季青稞的耕作传统,为解决高原、高寒地区优质豆科饲草缺乏和青稞连作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春青稞苗期进行田间放牧,拔节期放牧停止,青稞正常抽穗成熟,收获籽粒和秸秆,实现“春放牧、秋收粮、冬补饲”农牧结合种养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1亩青稞田相当于20-29亩天然草场。以青海青稞面积100万亩计,相当于增加天然草场2000万亩以上。而且青稞苗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是天然草场干饲草的6-8倍,不仅可以提供牲畜补饲饲料,同时减少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保护高原生态环境。该项技术为藏区农牧结合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崭新路径,使藏区畜牧养殖走出“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传统怪圈,破解畜牧业生产中只耗资源不增效益的难题。

    针对贫困地区的高原高寒、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等情况,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与加工企业联合,创新“体系+企业+农社(场)”三位一体生产模式,大力开展粮草双高新品种展示和大麦青稞“冬放牧、春青刈、夏收粮”和大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青饲大麦生产、大麦青稞-豆类混种、大麦青稞-苜蓿混种、大麦青稞-向日葵(秋菜)复种等耕地用养结合、农牧一体高效栽培和山区半机械化生产以及生态友好性植保新技术等示范。加速新品种与新技术的生产应用,促进大麦青稞加工转化,解决农民销售困难,消除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新品种与新技术3年累计生产示范应用27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29.3kg、增产饲草38kg,每亩增收76元,共计直接增收2.09亿元。辐射带动周边累计生产应用2600万亩,增加产值19.76亿元。两项合计为农牧民增加经济效益21.85亿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