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教育培训:让农民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信息发布者:新驿镇郭村
    2019-08-14 23:46:32   转载

    随着产业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农民教育培训把实现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保持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只增不减,覆盖范围只增不减,培训效果只增不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具有一技之长,具备用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

    2017年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围绕农业产业扶贫总体部署,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7亿元,在720个国贫县和331个省贫县培养产业扶贫带头人和贫困农民48.4万人,“真金白银”支持打赢这场硬仗,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落地难、产业带头人不多、经营人才匮乏等问题,为产业扶贫注入源源活力。

    贫困农民产业致富技能不断提升。通过大规模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广泛普及实用技术技能,有效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种养水平和就业能力。甘肃省实施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全覆盖,培训贫困户主要劳动力12.8万人;贵州省以66个贫困县、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为主战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新疆自治区聚焦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大力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农技明白人、电商带头人,促进了庭院经济、林果产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扶贫产业发展。

    产业脱贫带头人不断涌现。2017年开始,在环京津28个贫困县启动实施万名脱贫带头人三年培育行动,发挥脱贫致富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大各类产业带头人的评选推荐,2017年开展的100名杰出农民资助活动中,60%来自于贫困地区。2019年正在开展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评选对象专门向定点扶贫县、环京津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予以倾斜。各地也着力树标杆、立典型、讲经验、推模式,在贫困地区树立一批脱贫带头人典型。辽宁省远近闻名的沙棘种植产业带头人郎玉英,通过培训掌握先进管理方式和网络销售新模式,组建合作社带领贫困农民发展沙棘种植2000多亩;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十佳农民”陈栋,参加培训后成立养殖协会,从事肉羊、肉驴养殖,带动当地300多户贫困农民发展养殖业。

    贫困农民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通过教育与培训的平台,很多贫困户以互助帮扶、托管经营、股份合作等多形式实现联合协作,相互间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现代农业。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扶贫,加大专兼职担保队伍的培训与指导,为贫困户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贫困户抱团发展。

    河北探索园区产业集群扶贫模式

    2015年以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助力产业扶贫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要目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构建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2017年,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在保定市易县举行了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行动启动仪式,原河北省农业厅与28个项目县签订了任务书,不断加强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扶贫培训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在贫困地区投入资金1.84亿余元,培养高素质农民9.4万人,其中产业扶贫带头人4.8万人,贫困户和小农户4.6万人。

    河北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培训模式,对产业扶贫带头人和扶贫对象采取不同培训模式,重点在精准培训和提升效能上下工夫,形成了“围绕产业抓培训、抓好培训兴产业、振兴产业促脱贫”的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智力需求不适应、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与贫困户脱贫不协调等系列问题。不断壮大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实施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吸纳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双创”人才和农业经理人、农产品电商人才、全程机械化示范带头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人才等专题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网络学习、现场观摩、专题研讨、实践操作、外出参观交流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注重提升综合素质,指导成立农民联盟、协会等,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手机APP,推广应用线上服务和产业指导的信息化平台,促进培育对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些带头人在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滦平县兴春和现代农业园区是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实习实训基地,位于该县大屯镇兴洲村,以生态、循环、绿色、融合为建设思路,通过“创建循环产业园区、带贫嵌入产业链条、复制打造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探索出了“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兴春和产业集群扶贫模式”,成功拉动2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的49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其中,被批准为承德市唯一的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列为资产收益扶贫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目前,园区经营收入达到6600万元,直接带动847户、2541人稳定脱贫,户均增收1.66万元,通过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精准带贫新路。同时,他们开展贫困户和小农户农业技能培训,针对产业扶贫对象,把培训班办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现场,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培训对象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河南高素质农民成扶贫骨干力量

    2016年以来,河南省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加大对53个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其中国定贫困县38个、省定贫困县15个。每年用于扶贫县的资金平均在6300多万元,占总资金的48.18%,累计投入资金2.52亿元。同时,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等与团省委联合开展“八方援”助力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每年支持省团校在深度贫困地区安排35岁以下青年300人次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助力贫困青年脱贫致富。

    每年在制定实施方案时,精心谋划实施农业经理人、创业创新青年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产业扶贫示范“四类并行”培训计划。围绕贫困地区脱贫产业发展,在53个贫困县实施产业扶贫精准示范性培训计划,每个县开展专业技能或专业服务型“一招鲜”示范培训100人次以上。通过对贫困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培训,使其掌握“一招鲜”专业服务技能,在农村开展社会化服务中取得收益。夏邑县构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养模式,被评为“全国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培训时,鼓励培训对象助力解决贫困地区制约产业发展的经营人才匮乏、技术落地难等问题,在带领周边贫困农民学习技术、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南阳市高素质农民的典型代表、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创办人赵昭,创新多种模式扶贫成效显著,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雅民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从事肉牛饲养、销售、秸秆收储和综合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以现代高素质农民为主要骨干力量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公司。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雅民公司制定三种扶贫模式:

    投资分红模式。“轻松拿分红,还贷无压力,不耽误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是该模式优点。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在与雅民公司签订入股分红合同后,将该笔贷款入股公司,满一年后享受不低于股金5%的红利,享受用工优先权。2016年冯庄村18户贫困户分别于与雅民公司签订精准扶贫用工协议,按照协议从事养殖、种植及工厂设备维护等工作。2016年~2019年10多户贫困户根据实际工作分获1000元~2.6万元不等的工作报酬。

    代养母牛模式。“自主经营,多劳多得,只要用心稳赚不赔”是该模式优点。有一定母牛养殖经验的贫困户,经充分协商可与雅民公司签订代养母牛合同。贫困户向雅民公司每头牛缴纳5000元押金,合同到期后,雅民公司返还贫困户押金同时收回能繁母牛,合同期内所繁育小牛,公司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回收。雅民公司与贫困户利润分成比例3:7。贫困户中的养牛户来基地配种全部免费,并获得全程技术指导。

    免费技术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模式。“不要任何生产成本,只要肯学肯干一定能脱贫”是该模式优点。有劳动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可直接报名同期学习肉牛养殖、草菇菌种植等多种技术。贫困户与雅民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后安排合适岗位就业。2017年~2018年雅民公司聘请南阳市农科院3位专家为贫困村包坪村培训花生和草腐菌种植技术,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位。截至今年1月,雅民公司共通过金融、用工、技术、产业、无偿捐赠等形式,帮扶太山庙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

    甘肃“科技明白人”培训全覆盖

    2018年以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产业扶贫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在构建产业体系中着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2018年培训3720个深度贫困村村干部1.49万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培训0.64万人,培育高素质农民3.88万人,开展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全覆盖培训12.8万人。2019年计划完成3.5万人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和16万人的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全覆盖培训,目前培训工作正按计划加快推进。

    围绕大局,认真谋划。2018年~2020年是甘肃省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牛羊菜果药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狠抓落实,力促突破。农民培训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支撑,被纳入三年行动规划,同部署、同行动、同考核。在培育工程的设计上,以服务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局为己任,将培育资金和培育任务向贫困县倾斜,重点开展1万名的合作社带头人、1万名的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和1万名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育,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大局。

    服务中心,强力推进。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把农民培训作为产业扶贫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谋划部署。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扶贫办在陇西县召开了全省产业扶贫农民培训现场推进会。会议认真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农民培训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今后3年农民培训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对新阶段的农民培训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创新模式,提质增效。一是在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社等生产现场通过行政干部讲政策、专业人员讲技术、致富能人讲经验等方式,按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在师资选聘上,尽可能选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三是学员们通过“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互相交流学”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四是每位学员结合所学、所看、所想、所思,撰写培训心得,谈收获、谋发展、话打算,真正达到让学员动脑、动心、动手,实现素质能力两提高。

    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围绕产业扶贫,2018年至今在甘肃日报、新华社、甘肃经济日报等报刊和媒体进行近20次的农民培训工作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推动了产业扶贫农民培训工作,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民勤县培育的2150名高素质农民中,有50多名筹建起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实现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的梦想;980多名参训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成了专业大户或注册登记家庭农场,从事适度规模经营;有140多名被县里聘为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员和科技助理员,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

    湖北所有贫困村都有科技示范户

    近年来,湖北省主动将农业科教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对接,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帮助贫困户依靠农业科技实现脱贫致富。

    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广泛开展技术扶贫。2012年以来,湖北省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了突出对贫困户的支持,在全省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求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一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贫困村的技术指导员要对口联系一个贫困户,实现了全省所有的贫困村均有1个以上的科技示范户。为每个贫困村示范户发放200元左右的农资补贴,并通过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等措施,提高贫困村、贫困户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让贫困地区农民得到了实惠。

    实施特聘农技员计划,着力推动科技人才扶贫。为了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探索加强贫困地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新途径,2017年原农业部在14个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试点,湖北恩施州8个县市被纳入首批试点范围,在每个县选择6个主导特色产业,每个产业遴选一个专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产业能人担任特聘农技员,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点对点的对口帮扶和技术指导,每名特聘农技员给予3万~5万元不等的补贴资金。

    来凤县革勒车镇大地龙村3组村民吴胜戍,2018年被聘为县农技推广特聘农技员,他积极在全县17个重点贫困村引进推广桃李种植3200余亩,技术培训2650人次,入户技术指导455户,为全县产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助力产业扶贫。2012年以来,湖北先后开展了两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织专家团队从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出发,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围绕水稻、玉米、油菜、脐橙、萝卜、地方鸡、河蟹以及稻田综合种养、再生稻技术集成等14个产业,通过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与贫困地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开展密切协作,共建试验示范基地,推广转化体系创新成果,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深入推进智力扶贫。2017年,湖北首次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纳入农民培训范围。2019年省级实施方案中,明确将农业产业扶贫培训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产业扶贫带头人(含扶贫技术指导员)优先纳入各类培训,力争贫困村全覆盖。贫困户专项生产技能培训可以采取整村推进方式,也可在产业扶贫带头人或专业技能型培训中安排一定的贫困人员指标。各地可按照人均每天不超过200元补助标准,合理安排贫困户培训时间,贫困村学员年龄适当放宽到65岁以下。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2010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作为省委六大人才工作之一。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在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上,对贫困地区进行重点扶持。

    2017年组织恩施州地区1500名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分批分期赴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蔡甸星光村等现场集中培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增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能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